桑螵蛸

( Sānɡ Piāo Shāo )

别名: 桑蛸 , 野狐鼻涕 , 老鸹芯脐 , 团螵蛸 , 长螵蛸 , 黑螵蛸 , 螳螂巢 , 蜱蛸 , 桑蛸 , 冒焦 , 螵蛸 , 致神 , 螳螂子 , 桑上螳螂窠 , 赖尿郎 , 刀螂子 , 螳螂蛋 , 尿唧唧 , 流尿狗 , 猴儿包 , 螳螂壳

桑螵蛸 (出处: 《中华本草》 )

主治:
固精缩尿;补肾助阳。主遗精早泄阳痿遗尿;尿频;小便失禁白浊带下
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5-10g;研末,3-5g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油调敷。
性味:
味甘;咸;性平
归经:
肝;肾;膀胱经
各家论述:
1.《本经逢原》:桑螵蛸,肝肾命门药也。功专收涩;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,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。《本经》又言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,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。
2.《本经》: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。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琳,利小便水道
3.《别录》:疗男子虚损,五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
4.《药性论》:主男子肾衰漏精,精自出,患虚冷者能止之。止小便利,火炮令热,空心食之。虚而小便利,加而用。
5.《本草衍义》:治小便白浊
6.《玉揪药解》:治带浊淋漓,耳痛喉痹,瘕疝,骨鲠
用药禁忌:
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慎服。
1.《本草经集注》:得龙骨治泄精。畏旋复花
2.《药性论》:畏戴椹
3.《本草经疏》:凡失精通溺,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。
4.《本经逢原》:阴虚多火人误用,反助虚阳,多致浸赤茎痛,强中失精,不可不知。
临床应用:
治疗遗尿症。取桑螵蛸益智仁各1.5两(5-12岁儿童用1两),水煎,日服1剂。试治 11例,一般连服3-4剂即可见效,再服2-3剂,可巩固疗效。
化学成分:
1.广腹螳螂桑螵蛸(干燥卵鞘)含 蛋白质、脂肪、枸橼酸钙(6分分子结晶水)。卵黄球含糖蛋白(glycoprotein)及脂蛋白(lipoprotein)。
黑螵带卵内层平均含氮11.25%,不带卵外层平均含氮14.50%。左粘胶腺(left colleterial gland)含原儿茶酸(procatechuic acid)的甙。
2.薄翅螳螂桑螵蛸含蛋白质、脂肪。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。全虫棕色素与黄色素为胆绿及其相类物质。
3.华北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58.5%,脂肪 11.95%,糖1.6%,还含粗纤维20.16%,水分2.81%,钙0.4%,铁,胡萝卜素样色素。团螵蛸带内层平均含氮10.53%,不带卵外层含氮13.09%。
4.长螳螂桑螵蛸含蛋白南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纤维及铁、钙、胡萝卜素样色素。
5.小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、脂肪及粗纤维等。
附方:
①治遗精自浊,盗汗虚劳桑螵蛸(炙)、白龙骨等分。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用盐汤送下。 (《外台》)②安神魂,定心志,治健忘小便数,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、获神、当归龟甲(醋炙)各一两。 为末。夜卧,人参汤调下二钱。 (《本草衍义》桑膘销散)③治妊娠小便数不禁: 桑膘峭十二枚。捣为散。分作两服,米钦下。(《产书方》④治小便不通胞转桑螵蛸捣末,米饮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产书方》)⑤治产后遗尿或尿数 桑螵蛸(炙)半两, 龙骨一两。为末。每米饮服二钱。 (《徐氏胎产方》)⑥治男妇疝瘕作痛: 桑螵蛸一两,小茴香一两二钱。共为末。每服二钱,花椒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⑦治咽喉骨鲠桑螵蛸,醋煎呷之。(《经验良方》)⑧治底耳桑螵蛸一个。慢火炙及八分熟,存性,细研,入麝香一字,为末。掺在耳内,每用半字。如有脓,先用绵包子拈去,次后掺药末,入在耳内。(《经验方》)⑨治小儿软疖桑螵蛸烧存性,研木,油调敷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炮制:
1.桑螵蛸本草经集注》:“当破之。”《普济方》:“中劈破,研为细末”《医学入门:“热水浸淘七次。”《本草能玄》:“浆水浸一日。”现行,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置蒸具骨蒸约1h,取出干燥。蒸制品可消除生口致泻作用。
2.炒桑螵蛸雷公炮炙论》:“凡采得,去核子,用沸浆水浸淘七扁,令水遍沸,于瓷锅中熬令干用。”《外台》:“炒。”《圣惠方》:“微炒”,“炒令黄。”现行,取净桑螵蛸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棕黄色具有焦斑,取出,放凉。
3.盐桑螵蛸普济方》:“盐水炒。”现行,取净桑螵蛸,加入盐水拌匀,闷润后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有香气逸出时,取出放凉。每桑螵蛸100gk,用食盐2.5kg。盐桑螵蛸可增强益肾固粗作用。
4.酒桑螵蛸局方》:“酒浸炒。”《严氏济生方》:“酒浸。”《普济方》:“酒浸炙。”现行,取蒸过的净难能可桑螵蛸,用酒喷洒均匀,微润,置锅内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干,取出放凉。每次桑螵蛸100kg,用黄酒10kg。
性状:
性状鉴别(1)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,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,长2.5-4cm,宽2-3cm。表面浅黄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,底而平坦或有凹沟。体轻,质松而韧。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,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,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,深棕色,有光泽。气微腥,味淡或微咸。
(2)长螵蛸,略呈长条形,一端较细,长2.5-5cm,宽1-1.5cm。表面灰黄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带有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。质硬而脆。
(3)黑螵蛸,略呈平行四边形,长2-4cm,宽1.5-2cm。表面灰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两侧有斜向纹理,近尾端微向上翘。质硬而韧。
均以干燥、完整、幼虫未出,色黄、体轻而带韧性,无树枝草梗等杂质者为佳。
生境分布:
生态环境:1.栖于草丛及树枝上。
2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、矮小丛及草丛茺地处。
4.
资源分布:1.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2.分布于南方各地。
3.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4.分布于我国广东、台湾和湖北等地。
原形态:
1.大刀螂,体形较大,长约8cm。黄褐色或绿色,头三角形,前胸背后板、肩部较发达,后部至前肢基部稍宽。前胸细长。前翅革质,前缘带绿色,末端的较明显的褐色翅脉;后翅比前翅稍长,有深浅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散布其间。雌虫腹部特别膨大。足3对前胸足粗大,,镰刀状。中足和后足细长。
2.南方刀螂,体中等大小,细长,体绿色、黄褐色或浅灰褐色。头三角形,触角丝状,复眼大而突出,单眼3个,红棕色,呈“品”字形排列,前胸长,前胸背板两侧几平行,中间有一浅纵沟。翅淡绿色、黄褐色或浅灰褐色,半透明。前足腿节三角形,两前足基部中央有一明显的橘红色斑纹。中足和后足细长。
3.小刀螂,体中等大小,长4.8-6.5cm,色灰褐色至暗褐色,有黑褐色不规则的刻点散布其间。头部稍大,呈三角形。前胸背细长,侧缘细齿排列明显。侧角部的齿稍特殊。前翅革质,末端钝圆,带黄褐色或红褐色,有污黄色斑点。后翅翅脉为暗褐色。前胸足腿节内侧基部及胫节内侧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纹。
4.文腹螳螂,体中等大小,绿色。头三角形,触角丝状。复眼发达,单眼3个。前胸粗短,前半部两侧扩大,最大宽度为最狭处的2倍。两侧有明显的小齿。前翅革质,狭长如叶片状,外缘及基部青绿色,中部透明,外缘中间有淡黄色斑块;后翅膜质。前中镰刀状,前足基节下缘有4个齿。中足和后足细长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、南方刀螂、广腹螳螂的卵鞘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2.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.3.stalilia maculata thunb4.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
采收和储藏:每年秋季至翌年春季在树上采集卵鞘,蒸30-40min,以杀死其中虫卵,晒干或烘干。
出处: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桑螵蛸,以桑上者为好,是兼得桑皮津气

桑螵蛸 (出处: 《中国药典》 )

主治:
益肾固精,缩尿,止浊。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,小便白浊
用法用量:
5~9g。
性味:
甘、咸,平。
归经:
归肝、肾经
炮制:
除去杂质,蒸透,干燥。用时剪碎。
性状:
团螵蛸: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,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,长2.5~4cm,宽2~3cm。表面浅黄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,底面平坦或有凹沟。体轻,质松而韧,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,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,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,深棕色,有光泽。气微腥,味淡或微咸。
长螵蛸:略呈长条形,一端较细,长2.5~5cm,宽1~1.5cm。表面灰黄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。质硬而脆。
黑螵蛸:略呈平行四边形,长2~4cm,宽1.5~2cm。表面灰褐色,上面带状隆起明显,两侧有斜向纹理,近尾端微向上翘。质硬而韧。
贮藏: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来源:
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、刀螂statilia maculata (thunberg)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(serville)的干燥卵鞘。以上三种分别习称“团螵蛸”、“长螵蛸”及“黑螵蛸”。深秋至次春采收,除去杂质,蒸至虫卵死后,干燥。

桑螵蛸 (出处: 《中药大辞典》 )

主治:
补肾固精。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
①《本经》:"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。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"
②《别录》:"疗男子虚损,五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主男子肾衰漏精,精自出,患虚冷者能止之。止小便利,火炮令热,空心食之。虚而小便利,加而用之。"
④《本草衍义》:"治小便白浊。"
⑤《玉楸药解》:"治带浊淋漓,耳痛喉痹,瘕疝,骨鲠。"
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
性味:
咸甘,平。
①《本经》:"味咸,平。"
②《吴普本草》:"神农:咸,无毒。"
③《别录》:"甘,无毒。"
归经:
入肝、肾经
①《纲目》:"肝、肾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少阴太阳经。"
各家论述:
本经逢原》:"桑螵蛸,肝肾命门药也。功专收涩,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,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。《本经》又言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,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。"
用药禁忌:
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慎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得龙骨治泄精。畏旋复花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畏戴椹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凡失精遗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。"
④《本经逢原》:"阴虚多火人误用,反助虚阳,多致溲赤茎痛,强中失精,不可不知。"
临床应用:
治疗遗尿症:取桑螵蛸益智仁各1.5两(5~12岁儿童用1两),水煎,日服1剂。试治11例,一般连服3~4剂即可见效,再服2~3剂,可巩固疗效。
化学成分:
含蛋白质及脂肪等。卵囊附着的蛋白质膜上,含柠檬酸钙(六分子结晶水)的结晶。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。
附方:
①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(炙)、白龙骨等分。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用盐汤送下。(《外台》)
安神魂,定心志,治健忘小便数,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(醋炙)各一两。为末。夜卧,人参汤调下二钱。(《本草衍久》桑螵蛸散
③治妊娠小便数不禁:桑螵蛸十二枚。捣为散。分作两服,米饮下。(《产书方》)
④治小便不通胞转桑螵蛸捣末,米饮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产书方》)
⑤治产后遗尿或尿数:桑螵蛸(炙)半两,龙骨一两。为末。每米饮服二钱。(《徐氏胎产方》)
⑥治男妇疝瘕作痛:桑螵蛸一两,小茴香一两二钱。共为末。每服二钱,花椒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⑦治咽喉骨鲠桑螵蛸,醋煎呷之。(《经验良方》)
⑧治底耳桑螵蛸一个。慢火炙及八分熟,存性,细研,入麝香一字,为末,掺在耳内,每用半字。如有脓,先用绵包子拈去,次后掺药末,入在耳内。(《经验方》)
⑨治小儿软疖桑螵蛸炉存性,研末,油调敷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炮制:
桑螵蛸:将净螵蛸麸皮同炒至老黄色,取出筛去麸皮,放凉即可。盐炒桑螵蛸:取净螵蛸,用盐水拌匀,稍闷,入锅炒至微黄,取出晾干。(每桑螵蛸10斤,用盐5两,加水适量溶化)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采得,去核子,用沸浆水浸淘七遍,令水遍沸,于磁锅中熬令干用,勿乱别修事,却无效也。"
②《别录》:"桑螵蛸当火炙,不尔令人泄。"
③《蜀本草》:"《图经》云:以热浆水浸一伏时,焙干,于柳木灰中炮令黄色用之。"
性状:
因形状不同,分为下列三种:
团螵蛸
又名:软螵蛸、元螵蛸。略呈圆柱形或者类圆形,长2.5~4厘米,宽2~3厘米,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,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褐色,上面有不很明显的隆起带,底面平坦或有附着在植物茎上而形成的凹沟。体轻,质松,有韧性。断面可见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,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,呈黄棕色,有光泽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主产广西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北、辽宁。此外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内蒙古、四川等地亦产。
长螵蛸
又名:硬螵蛸。略呈长条形,长2.5~5厘米,厚约1厘米。一端较短,一端较细而长。表面灰黄色,有斜向纹理。上面呈凸面状,上有带状隆起,隆起带两侧各有一浅沟,呈褐色或灰褐色,底面平坦或凹入,有时可见树皮附着于底部。质坚而脆。
主产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
黑螵蛸
略呈平行四边形,长2~3.5厘米,宽1~1.5匣米,厚1~1.5厘米。表面褐色,有斜向纹理,上面呈凸面状,并有带状隆起,近尾端微向上翘,质坚而韧。
主产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等地。
以上均以干燥、完整、幼虫未出,色黄、体轻而带韧性,无树枝草梗等杂质为佳。
原形态:
详"螳螂"条。
来源:
螳螂科昆虫刀螂、小刀螂、薄翅螳螂巨斧螳螂华北刀螂卵鞘。自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,采得后,除去树枝,置蒸笼内蒸30~40分钟,杀死虫卵,晒干或烤干。
出处:
本经

“桑螵蛸” 相关论述

【科属与药用部分】本品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等的卵块。
性味归经】甘、咸,平。入肝、肾经
【功效】补肾固精,收缩小便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肾阳不足遗精滑精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小儿遗尿等症。
桑螵蛸补肾助阳而偏于收涩,故有固精、收缩小便的功效。配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龙骨牡蛎等,可用于遗精滑精;配覆盆子益智仁金樱子等,可用于尿频失禁及遗尿等症。
【处方用名】桑螵蛸(用麸皮炒微焦用)。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【按语】桑螵蛸补肝肾,助阳固精,能治肾虚阳痿遗精、尿频失禁、遗尿等症;也可用于头晕腰酸带下等症。总的说来,补肾收涩,是它主要的效用。如属阴虚火旺或内有湿热遗精、尿频,不宜应用。
方剂举例】桑螵蛸散本草衍义》:桑膘娟、远志龙骨石菖蒲人参茯苓龟板当归。治小便频数遗尿失精等症。
【文献摘录】《本经》:「主阴痿,益精....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」
别录》:「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

释名刀螂拒斧不过。其子房名螵蛸、蝉蛸、致神野狐鼻涕
气味」(桑螵蛸)咸、甘、平、无毒
「主治」
1、遗精白浊盗汗虚劳。用桑螵蛸(炙)、白龙骨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服,盐汤磅送下。
2、小便不通。用桑螵蛸(炙黄)三十枚、黄芩二两,水煎,分二次服下。
3、妊娠遗尿不禁。用桑螵蛸十二枚。研为末,分二次服,米汤送下。
4、咽喉肿塞。用桑上螳螂窠一两,烧灰。马屁勃半两,研匀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煎犀角汤送下。

雷公云∶凡使,勿用诸杂树上生者螺螺,不入药中用。凡采觅,桑树东畔枝上者。
凡采得,去核子,用沸浆水浸淘七遍,令水遍沸,于瓷锅中熬令干用。
勿乱别修事,却无效也。

味咸甘,平,无毒。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久服益气养神。一名蚀疣,生桑枝上,螳螂子也。二月三月采蒸之,当火炙,不尔令人泻。

『来源』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刀螂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。
『常用名』螳螂子
『产地』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『采收季节』春秋季采集。
炮制方法』鲜品或干品,放入蒸笼内蒸上汽,取出,晒干或烘干。
『用量』3~9克。
『贮存』装木箱加盖,防潮及虫蛀。


味咸、甘,平,无毒。主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,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又治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久服益气,养神。一名蚀 。生桑枝上,螳螂子也,二月、三月采蒸之,当火炙,不尔令人泄。得龙骨,治泄精。(畏旋复花。)
世呼螳螂为 螂,逢树便产,以桑上者为好,是兼得桑皮津气,市人恐非真,皆令合枝?


味咸、甘,平,无毒。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,生子,疗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久服益气,养神。一名蚀疣。生桑枝上,螳螂子也,二月、三月采蒸之,当火炙,不尔令人泄。
龙骨,疗泄精,畏旋复花。俗呼螳螂为 螂,逢树便产,以桑上者为好,是兼得桑皮津气。市人恐非真,皆令合枝断取之尔,伪者亦以胶着桑枝之上也。


味咸平。主伤中疝瘕瘀血凝结中焦阴痿,益精生子,补益肾气。女子血闭,和通血脉腰痛,强肾之经。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通肾之府
桑螵蛸,桑上螳螂所生之子也。螳螂诸虫中最有力,而其子最繁,则其肾之强可知。
人之有子,皆本于肾,以子补肾,气相从也。桑性最能续伤和血,螵蛸在桑者,得桑之性,故有养血逐瘀之功。


自采者真,市中所售者,恐不得尽皆桑中者。《蜀本·图经浸泡之法,不若略蒸过为佳。邻家有一男子,小便日数十次,如稠米泔,色亦白,心神恍惚,瘦瘁,食减,以女劳得之。令服此桑螵蛸散,未终一剂而愈。安神魂,定心志,治健忘小便数,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,以上各一两,为末。夜卧,人参汤调下二钱。如无桑上者,即用余者,仍须以炙桑白皮佐之,量多少可也。盖桑白皮行水,意以接螵蛸肾经。用桑螵蛸之意如此,然治男女虚损,益精,阴痿梦失精遗溺疝瘕小便白浊,肾衰,不可阙也。


补肾
甘咸。入肝、肾、命门,益精气而固肾。治虚损阴痿梦遗白浊血崩腰痛伤中疝瘕(肝肾不足),通五淋,缩小便(能通故能缩。肾与膀胱表里,肾得所养,气化则能出,故能通;肾气既固,则水道安常,故又能止也。寇宗 治便数,有桑螵蛸散桑螵蛸茯神远志菖蒲人参当归龙骨鳖甲醋炙,各一两,为末。卧时,人参汤下二钱,能补心安神,亦治健忘)。炙,饲小儿,止夜尿。螳螂卵也。桑树产者为好(房长寸许,有子如蛆,芒种后齐出,故仲夏螳螂生也。如用他树者,以桑皮佐之,桑皮善行水,能引达肾经)。炙黄,或醋煮汤泡,煨用。畏旋复花螳螂能出箭镞,螳螂一个,巴豆半个,研敷伤处。微痒且忍,极痒乃撼拔之。以黄连贯众汤洗,锻石敷之。《杨氏方》∶用蜣螂,镞出后,敷生肌散螳螂蜣螂,皆治惊风,今人罕用。蜣螂兼治腹痛便秘、下痢、脱肛疽、虫痔


炙黄用。货者多用桑枝胶伪之。
甘,咸,无毒足少阴太阳药也。止遗尿失精,疗疝瘕腰痛。起阴痿通淋,益精气而固遗精白浊,同龙骨末服。(验方第一。)
一切遗尿,炙末水下。(第二。)
螵蛸散桑螵蛸远志菖蒲人参茯神当归龟甲末服。治尿数如淋,或赤白浊淋。


味咸、甘,气平。无毒。系螳螂所生,逢荆棘俱有。独取桑树者入药,欲得桑津气引经。(桑皮善行水,故能引达肾经,如不得真者,加桑白皮佐之。)二三月中,方可收采。
曝干复炙,(当中破开炙之。)免泄大肠。畏旋覆花,宜白龙骨。主女人血闭腰痛,治男子虚损肾衰。益精强,补中除疝。止精泄而愈白浊,通淋闭以利小便。又禁小便自遗,故《本经》注云∶凡梦遗方中,不可缺也。俗谓禁尿窠,亦指此焉。

即桑树上螳螂子也。一生九千九子,用一枚,便伤百命,勿轻用之。禀秋金之阴气,得桑上之津液,味甘咸,气平无毒,气薄味浓,也,入足少阴太阳经,盖人以肾为根本,男子肾经虚损,则五脏气微,或阴痿,梦寐失精遗尿,咸味属水,内合于肾,肾得之而阴气生长,故能愈诸疾及益精生子也。肾与膀胱表里,肾得所养,则膀胱自固,气化则能出,故利水通淋也。女子属,肝肾用事,疝瘕血闭腰痛,皆二经为病,咸能益,入血软坚,是以主之。甘能补中,故主伤中益气,肾足则水自上升,克与心交,故能养神也。二月三月采蒸之,当火炙用,否则,令人泻。
桑螵蛸,治男子虚损肾衰,五脏气散,疝瘕阴痿,作中腰痛,精遗白浊,益精强用,补中固肾,通淋利水,复禁小便自遗,为梦遗方之要药。久服益气养神,益精生子,女子血闭腹痛,及胎前产后溺遗不禁。酒炒为末,白汤调服即止,故俗名禁尿窠,即螳螂子也。必以桑树上者为佳。

桑螵蛸_图缺)
味咸、甘,平,无毒。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久服益气养神。一名蚀 (音尤)
生桑枝上,螳螂子也。二月、三月采蒸之,当火炙。不尔,令人泄。(得龙骨,疗泄精。畏旋复花。)
陶隐居云∶俗呼螳螂为 (音石)螂,逢树便产,以桑上者为好,是兼得桑皮津气
市人恐非真,皆令合枝断取之尔,伪者亦以胶着桑枝之上也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∶此物多在小桑树上,丛荆棘间,并螳螂卵也,三月、四月中,一枝出小螳螂数百枚。以热浆水浸之一伏时,焙干,于柳木灰中炮令黄色用之。药性论云∶桑螵蛸,臣,畏戴椹。主男子肾衰,漏精,精自出。患虚冷者能止之,止小便利。火炮令热,空心食之。虚而小便利,加而用之。
图经云桑螵蛸螳螂子也。《本经》不载所出州土,今在处有之。螳螂逢木便产,一枚出子百数,多在小木荆棘间,桑上者兼得桑皮之津气,故以为佳。而市之货者,多非真。须连枝折之为验。然伪者亦能以胶着桑枝上,入药不宜也。三月、四月采。蒸过收之,亦火炙,不尔则令人泄。一法∶采得便以热浆水浸一伏时,焙干,更于柳木灰中,炮令黄用之。《尔雅》云∶莫(户各切),螳螂蛑。郭璞云∶螗螂,有斧虫,江东呼为石螂。又云∶不过,(丁郎切) (息详切)。 螳螂别名也。其子蜱(音裨)蛸(音萧),一名 (普莫切)
(音焦)
, 卵也。古今方∶漏精及主风药中,多用之。
雷公云∶凡使,勿用诸杂树上生者,螺螺不入药中用。凡采觅桑树东畔枝上者,采得去核子治底半字螵蛸十二枚,捣为散,分作两服,米饮下。《杨氏产乳》同。又方∶疗小便不通胞转桑螵蛸捣末,米饮服方寸匕,日三。
衍义曰∶桑螵蛸,自采者真,市中所售者,恐不得尽皆桑上者。《蜀本·图经》浸炮之法,不若略蒸过为佳。邻家有一男子,小便日数十次,如稠米泔色,亦白,心神恍惚,瘦瘁食减,以女劳得之。今服此桑螵蛸散,未终一剂而愈。安神魂,定心忐,治健忘小便数,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,以上各一两,为末。夜卧,人参汤调下二钱,如无桑上者,即用余者,仍须以炙桑白皮佐之,量多少,可也。盖桑白皮行水,意以接螵蛸肾经。用桑螵蛸之意如此,然治男女虚损,益精,阴痿梦失精遗溺疝瘕小便白浊,肾衰不可阙也。

(卵生)滋肾利水交心
桑螵蛸(专入肝肾膀胱。)即桑枝螳螂子也。一生九十九子。用一枚便伤百命。勿轻用之。禀秋金之阴气。得桑木之津液。味咸甘。气平无毒。入足少阴足太阳膀胱。盖人以肾为根本。男子肾经虚损。则五脏气微。或阴痿梦寐失精遗溺螵蛸咸味属水。内舍于肾。肾得之而阴气生长。故能愈诸疾及益精生子。肾与膀胱表里。肾得所养则膀胱自固。气化则能出。故利水道通淋也。(宗 治小便数。用桑螵蛸远志龙骨菖蒲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。卧时人参汤调下而愈。)女子疝瘕血闭腰痛。皆肝肾二经为病。咸能入血软坚。是以主之。甘能补中。故主伤中益气。肾足则水自上升。克与心交。故能养神也。至书既言功专收涩。又言利便。(能涩能利。)义由是矣。产桑树者佳。( 曰。杂树上生者名螺螺。宗曰。如无桑上者。即用他树者。以炙桑白皮佐之。桑白皮行水。以接螵蛸肾经也。)酒炒用。畏旋复花。其子之母名螳螂。主治小儿惊搐。并出箭镞入肉。(时珍曰。古方风药。多用螵蛸。则螳螂治风。同一理也。又医林集要出箭镞。用螳螂一个。巴豆半个。同研敷伤处。微痒且忍。极痒乃撼拔之。以黄连贯众汤洗拭。锻石敷之。)

桑螵蛸,味咸、甘,气平,无毒。主女人血闭腰痛,治男子虚损肾衰,益精强,补中除疝,止精泄而愈白浊,通淋闭以利小便,又禁小便自遗。此物最佳,苦难得真者。
二、三月间,自于桑树间寻之,见有花斑纹子在树条上者,采之,用微火焙干,存之。若非桑树上者,无效。或云加桑白皮佐之者,非。
桑螵蛸,三吴最多。土人不知采用,舍近求远,可胜三叹。
或问桑螵蛸,乃螳螂之子,何以异于他树耶?不知螳螂桑叶而生子,其功自是不同。
此物可种,采子入于桑树之间,每年其子必多,不数年即繁,又不坏桑树,而又可以采其子,至便法也。(〔批〕此物虽益人,吾终怜其细小,用药必多害物命,可已则已之为妙,又何必种植之多事耶。)

甘咸平无毒桑枝螳螂子也,火炙黄用。
本经》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,女子月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
发明桑螵蛸,肝肾命门药也,功专收涩。故男子虚损,肾衰阳痿,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。《本经》又言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,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。桑螵蛸散小便频数,如稠米泔,心神恍惚,瘦悴食少。得之女劳者,方用桑螵蛸远志龙骨菖蒲人参茯苓当归龟甲各一两,卧时人参汤调下二钱,如无桑树上者,以他树上者浓煎桑白皮汁佐之。若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,多致溲赤,茎痛,强中失精,不可不知;生研烂涂之出箭镞。

补肾
甘咸平.入肝肾命门.益精气而固肾.治虚损阴痿梦遗白浊血崩腰痛伤中疝瘕.(肝肾不足.)通五淋.缩小便.(能通故能缩、肾与膀胱表里、肾得所养、气化则能出、肾气既固、则水道安常、故又能缩也、寇宗 治便数、有桑螵蛸散桑螵蛸茯神远志菖蒲人参当归龙骨、鳖甲等分为末、卧时、人参汤下二钱、能补心安神、亦治健忘.)炙饲小儿.止夜尿.螳螂卵也.用桑树上者.(一生九十九子、用一枚、即伤百命、仁人君子闻之、且当惨然、况忍食乎.房长寸许、有子如蛆、芒种后齐出、故月令、仲夏螳螂生也、如用他树者、以桑皮佐之、桑皮善行水、能引达肾经.)炙黄.或醋煮.汤泡煨用.或蒸透再焙.畏旋复花螳螂能出箭簇.(螳螂一个、巴豆半个、研敷伤处、微痒且忍、极痒乃撼拔之、以黄连贯众汤洗、锻石敷之、杨氏方螳螂出簇后、敷生肌散.)又治惊风.(古方治风、多用螵蛸螳螂治风、同一理也.)

旋复花
咸、甘、平。入足少阴、厥阴经。益精气,固肾阴,通五淋,止遗浊。得黄芩,治小便不通。配人参龙骨,疗虚汗遗浊。佐马勃犀角,治喉痛。酒炒,研,白汤下,治胎产遗溺,并疗血闭不通。
热浆浸一夜,炙黄用。若生用,令人泻。阴火盛者,用之反助火泄精。

气味咸甘平,无毒。主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,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
螵蛸螳螂子也。在桑树作房,粘于枝上,故名桑螵蛸。是兼得桑皮津气也。其粘在他树上者,不入药用。螳螂两臂如斧,当难不避,喜食人发,能翳叶捕蝉,一前一却。其房长寸许,大如拇指,其内重重相隔,隔中有子,其形如蛆卵,至芒种节后,一齐生出,约有数百枚。月令云∶仲夏螳螂生是也。)
《经》云∶逆夏气,则太阳不长。又云∶午者,五月,主右足之太阳螳螂生于五月,禀太阳之气而生,干则强健,其性怒升。子生于桑,又得桑之金气,太阳主寒水,金气阳明,故气味咸甘。主治伤中,禀桑精而联属经脉也,治疝瘕,禀刚锐而疏通经脉也。其性怒升,当辙不避,具生长迅发之机,故治男子阴痿,而益精生子。女子肝肾两虚,而血闭腰痛。螳螂捕蝉,一前一却,乃升已而降,自然之理,故又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

桑螵蛸(图缺)
咸平无毒.和血强阴固摄疗遗.益精壮肾.(桑螵蛸螳螂子.一名赖尿郎.以桑树上者为佳.甘咸平无毒.入肾经血分.益肾固精.是其本功.故凡小儿肾气不足.夜多遗尿者.每每炙研服之.赖尿郎之名.即此之意.性能行血活血.故内服又能治女子血闭淋沥.外敷可消痈肿痔漏也.本经又称其利小便.似与固小便之说相反.或者亦如车前子之固者固其精气.利者利其邪水耳.然一物总不能兼两用.学人再当详考可也.)

味咸甘,平,无毒。主伤中,疝瘢,阴痿,益精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,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。《药性论》云∶臣。主男子肾衰漏精,精自出。《产书》∶治妊娠小便数。得∶龙骨,疗泄精。畏∶旋复花戴椹。名螳螂子

味甘,无毒.主治男子虚损五脏气微,梦寐失精遗溺.久服益气,养神.螳螂二月、三月采,当火炙,不尔令人泄.(得龙骨治泄精,畏旋复花.)
本经》原文∶桑螵蛸,味咸,平.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,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

甘咸平,入肝肾命门,益精气固肾,治虚损遗浊阴痿通淋缩小便,用桑树上者,若生非桑树以桑皮佐之。

气味
咸甘平无毒
【主治】
伤中疝瘕阴痿.益精生子.女子血闭腰痛.通五淋.利小便水道.乃肝肾命药也.凡男子身衰精自出.及小便自利者加用之.又小便如稠胶米泔.心神恍惚悴瘦食减.得之女劳者.以桑螵蛸为君.佐以远志菖蒲人参茯神之属.无不应效.如无桑上者.即用他树所生.佐以炙桑白皮.亦可行水以接螵归就肾经

味甘咸平.入足少阴太阳厥阴经.功专固涩.治小儿夜尿及惊风良.得龙骨疗泄精.得茯神远志菖蒲人参当归龙骨鳖甲健忘心神不安.以螳螂一个.巴豆半粒.研敷箭簇伤处极痒.痒极乃撼拔之.以黄连贯众汤洗去.再以锻石敷之.其伤即瘥.炙黄或醋煮汤泡煨用.或蒸透再焙.畏旋复花

甘咸性平,入肝、肾、命门,涩精固肾,治遗浊带下,止小儿夜尿。炙熟用。

本经上品
出世人不肯作此用,世人亦无暇及此。
气味】咸甘平,无毒
【主治】主伤中疝瘕阴痿,益精生子。女子血闭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
【核】曰∶桑螵蛸螳螂子也,深秋乳子作房,粘着桑枝上者,入药用。房长寸许,大如拇指,重重有隔房,每房有子如蛆卵,芒种节后,一齐都出。月令有云∶螳螂生也,螳螂骧首奋臂,修颈大腹,两手四足,善缘而捷,以代鼻,喜食人发,尤善捕蝉。尔雅云∶不过螳螂,其子螵蛸,捕蝉而食,执木叶以自蔽,蝉将去而未飞,为之一前一却。庄子云∶螳螂执翳而搏之,得见而忘其形,盖谓是也。 云∶凡使勿用杂树枝上生者,名曰素螺。须觅桑枝东畔生者。采得,去核子,用沸浆水浸七次,锅中熬干用。别作修事无效也。
先人云∶房藏久远,一房百子,有肾之悭,得甲之体,候之物,输精之用者也。
【 】曰∶桑螵蛸,即螳螂秋深产卵,连缀桑枝东畔者良。螵从票,蛸从肖,言劲疾轻举,肖类母性也。月令芒种螳螂生,盖是月升始起,杀虫应而生焉。不生是谓阴息,唯捕蝉时,有进退势,余只知进而已,当入厥阴,具厥阴体用者也。故主厥阴隐深之境,唯知厥退,为疝瘕阴痿,精涸血闭五淋癃约,此不从升而起,反从降而息者。对待治之,倘杀自强,所当敛避,设不知却,欲仗怒臂以当车辙,恐亦不胜其任也。